音响发烧入门谈谈和发烧有关的音乐二
如果要鉴别一套hi-fi重放系统,用什么音乐最合适?这是个经常谈起的问题。笔者个人的回答一直是:用主人最熟悉、听得最多的音乐类型。虽然用自然乐器为主的古典音乐或爵士乐,确实最能分辨出音响系统的品质和特性,但如果主人根本不听古典、爵士,那又何必呢?用自己所不熟悉、不听的音乐来评判器材,是难以靠谱的,总的来说靠听得最熟的音乐、最熟的唱片,要有意义得多。
就个人的经验而言,试听和判断hi-fi器材,一方面最好是靠聆听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笔者个人的习惯是,古典、爵士乐、电子音乐、流行音乐,都要听,另一方面,尤其要注重人声、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几种声音的表现。
人声,是普通人最最熟悉的声音,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每天听钢琴、小提琴,让它们的真实声音深入脑海和记忆,但必定每天会听到很多“人声”,所以对人声重播的真实性,应该是最为敏感的。注意人声的频宽虽然不是很宽,高频泛音成分很少,极高频成分没有,但它覆盖的音域是人耳最为敏感的一段音域,这段音域如果重播不好,那是其他任何优点都无法弥补的重大缺陷。如果一件器材重播人声音域不好,那么即便高频延伸到10万赫兹、低频延伸到20赫兹,也没有用,不能掩盖掉其重要频段的重大缺陷。同时要注意人声其实是有“低频”的,完全可用来测试器材的低频能力。不过这里的低频并非赫兹以下的真正低频,而是指低频上段。男中音和男低音的音域,低到-赫兹,有些音符低于赫兹,已经是真正的“低频”,而且歌唱家往往能发出很强的能量,所以用低沉的男声事实上可以测试器材的低频素质。另一个重要的低频乐器是大提琴。大提琴的音域很接近人声,而且其低音弦可以发出低于赫兹的低频信号,因此能否播好大提琴,同样是考验器材低频能力的。再就是倍大提琴(DoubleBass),这种乐器的低音音域比大提琴更低,可以达到30-40赫兹,已经达到“极低频”的范畴。在古典交响乐团里它起低频烘托的效果,独奏的机会很少,但是在爵士乐里是最常用的乐器之一,其拨弦效果十分引人,港台发烧圈称之为“牛筋味”。用爵士乐重奏中的DoubleBass声音来试听系统的低频特性,十分有效。
很多发烧友喜欢用鼓来测试低频,其实除了鼓面很大的大鼓能播出极低频外,鼓面不大的那种流行音乐、爵士乐里常用的鼓,发出的低频下潜并不很深。鼓无法发出旋律,只有节奏和力度变化,更多是“效果”,所以笔者更愿意用男声、大提琴、倍大提琴来试听低频。最后一句话,很多电子音乐、电影原声里的“低频”,是电子合成器的效果,频率可以非常低,要多低、有多低,那种素材当然也可以测试器材的低频特性。
自然乐器里,只有管风琴可以发出“直抵黄泉”的那种极低频。要完美重播极低频,是非常费钱的,需要大口径扬声器和功率储备很大的功放,还需要房间的配合。是否那么重视极低频、那么需要重播好它,是每个发烧友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小提琴和钢琴,笔者以前专门说过这个问题——这是两件特性完全不同的、音乐表现力最强的独奏乐器。钢琴本质上是打击乐器,靠小锤子击打琴弦发声,所以它的每一下发音都是猝发的,类似于一个脉冲信号,在瞬时发出一个很强的信号,对重播系统的瞬态特性和动态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钢琴的音域也是极宽的,低频能延伸到20赫兹以下,高频泛音则达到极高频的频段,力度对比可以非常庞大,这些综合起来,使得钢琴成为对音响系统“硬素质”要求最高的乐器。能重播好钢琴,听起来逼真,足以说明一套系统的硬素质是优秀的——包括频宽、动态能力、瞬态响应、相位准确性、音色,都没有漏洞。顺态响应差的器材(俗称“速度慢”),播放钢琴最难听,拖泥带水,快速弹奏时的“音粒”可以糊为一团,无法卒听。
有意思的是小提琴的特性和重播完全是另一回事。很多速度慢、瞬态特性不好的器材,播放钢琴不行,但播放小提琴可以非常优美。这就是笔者一直说,小提琴的特性和钢琴完全不同。小提琴的低频成分几乎没有,高频泛音延伸到极高频音域,但仅仅是频响足够宽,并不能确保播放小提琴“好听”。小提琴要播放得好听,就得有那种柔美、润泽、圆滑、粘滞感的音色。声音偏直白和刚猛的器材,无论硬素质多么出色,都往往难以把小提琴播得好听。
钢琴和小提琴,可以说一刚一柔,从两个不同侧面对hi-fi器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以大多数无法做到“全面完美”的器材,存在一定的偏向性,有些播放钢琴好而小提琴一般,有些播放小提琴好而钢琴一般。前者一般是那些被归入“素质派”的器材,后者一般是被归入“韵味派”的器材。大多数发烧友其实根据个人口味在素质派和韵味派这两者间有自己的倾向性。
但笔者的建议是,钢琴和小提琴都一定要试一试,试出器材在两个不同侧面的表现能力。素质派的器材,播放小提琴希望能达到可以接受的效果(Acceptable),韵味派的器材,播放钢琴的效果也希望可以接受。如果器材的偏向性过大,比如韵味派器材播放小提琴极其好听,但播放钢琴一塌糊涂,那也是很难接受的事情。
在用古典音乐试听器材时,所谓“大编制”(交响音乐)和“中小编制”(室内乐团、室内乐重奏)都是需要试听的,两者不可偏废,这也是一个建议。大编制和中小编制的试听,反映的也是器材的不同侧面。大编制更体现出频宽、动态范围、声音规模感、声场空间感和层次感等方面的能力,而中小编制古典更能揭示出器材的细腻度、透明度、单件乐器结像力和音色准确性等素质。要比较全面地把握器材的素质和风格特性,需要从多个侧面去试听。
图文整理于网络,侵删-end-
拉到右下角点个“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吧还原声音细节的大突破——CodiaBAB专业声学音响架
力求干净电源决不妥协:荷宝IGR医疗实验室级电源插芯
测评
声色皆优雅,邂逅细腻的力量感:尼奥NEOVOX
年终献礼
岁末大钜惠,新春福利"鼠"不尽!
增益阻抗多段可调,迈向进阶的境界:KECESSPhono唱放
德国ABL墙插HiFi美标86规格特厚铝面板带保护板
杜绝靓声杀手的存在:CODIAStage音响机架
技术升级,追求平衡的好声:日本Nanotec旗舰PS电源线
KECESEPhono唱放荣获PF第16届年度最佳音频奖
展会花絮食在广州,一碗靓汤煲出不平凡的治愈!戳原文,更有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