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机DSP处理器功放喇叭工作原理,汽车

CD机工作原理与流程

CD机也叫激光唱机,它采用了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各种元器件而制成的精密设备,CD唱机主要由激光拾音器及唱盘系统、伺服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等组成。激光拾音器是CD唱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当激光束投影到光盘上面时,由于凹坑和平面反射光的强弱不同,经光电探测器检测计算便得到“1”和“0”的数字信号,最后通过DAC数字模拟转换器(或者叫解码器)转换还原成模拟信号,就可以输入到功放再到喇叭了。

车载CD机(衡阳至声汽车音响拍摄)

CD机中D/A数模转换器是核心部件

DAC数模转换(也叫D/A数模转换)就是将离散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此过程存在失真),这是整个CD机核心所在,可直接影响音质的好坏,高端的发烧音响系统通常把CD机分为转盘和DAC数模转换器两个独立的系统,采用高端HIFI级元器件,希望能达到理想的音质,一台优质的DAC数模转换器会卖到几千甚至几万的价格,可谓追求无止境呀。想想看很多CD机与数字播放器或DSP处理器才卖多少钱(几百元都有,内部零件品质可想而知),又拿什么去保证好音质呢,也就是说音源是重中之重,从音频文件到读取、解码、信号传输与放大都不能完全做到绝对保真(有些廉价器材失真很大),我们只能希望最大程度的接近原来真实的声音。

光盘是如何制作的

CD-R刻录光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在空白盘片上烧出很小的凹坑(肉眼看不见),这样的高低不平就代表了数字“0”和“1”,一张光盘上有数百万以上的凹坑。也就是说光盘上记录的并不是直接的“0”、“1”数字信息,由于光盘的材质与工艺制作质量有好有坏,所以会造成CD机读取信息时产生失真信号,当然市场上CD机自身的质量也是高低不一,读取与解码过程也会产生失真。

那为什么感觉CD机出来的声音会好于普通数字音乐播放器呢我觉得原因有如下两点:

1、我们平时使用的绝大多数音乐文件都来自于CD光盘(唱片公司通过CD光盘发行专辑),电脑里面与网上下载的音乐文件基本都是,要知道市场上销售的正版音乐光盘是由母带复制出来的,采样率基本是44.1kHz/16bit,其实已经是有损或者说失真,所以由此提取的数字音乐文件基本与正版光盘所记录的一样,但如果是由盗版光盘与普通刻录光盘提取的音乐文件失真就更大了,网上供免费下载的有不少是这样的音乐文件,还有很多是有损压缩的音乐文件(如MP3格式)。

2、DAC数模转换器(解码器)质量不同。就算是普通CD机所采用的DAC都好过于一般原车大屏主机的DAC,所以即使你U盘里面是高品质无损音乐文件,最终出来的声音都很差,解决方案只有跳过原车DAC或加装独立DAC解码器与音乐播放器,现在专业数字音乐播放器出来的声音的确比一般CD机好了。

还有就是现在很多车子根本没有CD机安装位了,就算有,平时使用也很不方便,我本人现在只喜欢数字音乐播放器,我觉得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网上音乐资源越来越丰富,母带资源都可以下载得到了,还有DSD格式也有不少,这些比市场销售的正版光盘品质更高,DSD的采样率是光盘的64倍以上。

专业汽车音响改装搭配方案(衡阳至声)

上图方案工作流程:专业数字音乐播放器——通过光纤输出数字信号——通过专业DSP处理器(DSP解码器,DAC数字信号转模拟信号)——专业功放(前面有加装电容)——丹拿喇叭

整个流程只有一道数模转换的过程,最大限度的做到了无损输出与高保真,适合对音质要求高的发烧友。

而普通汽车音响改装的工作流程(U盘播放):原车主机解码(DAC数字信号转模拟信号,品质差)——输出高电平信号(放大过的模拟信号)——高转低(高电平转成低电平信号,有失真)——接纯DSP处理器或DSP功放一体机(模拟转数字,数字再转模拟,已有损),或直接接功放(输出模拟信号)——接喇叭。这样的改装方案不可能获得非常好的音质,适合对音质要求不高的车主。

什么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人耳听到的自然界声音信号都是模拟信号,都是连续变化的波形。实际应用中,模拟信号的传输过程,先是把原始信号转换成几乎“一模一样”的波动电信号(所以叫“模拟”),再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出去,最后接收设备(如喇叭)还原成音乐歌曲或其它声音。但如果想要把模拟信号录入计算机中或者编辑处理,就必须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使用0和1表示),数字信号是在模拟信号的基础上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而形成的。

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的流程

采样:采样是把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在时间轴上离散化的过程。采样频率是采样周期的倒数,理论上来说采样频率越高,声音的还原度就越高,声音就越真实。为了不失真,采样频率需要大于声音最高频率的两倍。

量化:量化过后的样本是用二进制表示的,量化中有个概念叫精度,指的是每个样本占的二进制位数,精度越大,声音的质量就越好。通常的精度有8bit,16bit,32bit等,当然质量越好,需要的储存空间就越大。

编码:编码是整个声音数字化的最后一步,其实声音模拟信号经过采样,量化之后已经变为了数字形式,但是为了方便计算机的储存和处理,我们需要对它进行编码,以减少数据量。只有经过编码才是能够存储、传输、还原(解码)的音频数字信号,编码的过程也是有损压缩或无损压缩的过程。数据量越大,对存储设备、传输设备、解码设备、播放设备等的要求越高。像WAV、APE、FLAC都是常见的无损压缩音乐格式,MP3、WMA是有损压缩音乐格式,但是所有的无损格式本质都是WAV的压缩,在播放时会转回WAV,因此直接播放WAV有助于节约内存,亦更流畅,但缺点是文件过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