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翻涨到330万身价翻涨22倍一

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zg/161014/4992915.html

来源:你我贷

我叫倪某荣,上海本地人。

我的“第一个10万元”故事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说起,

当时我做工程售后服务工作。

每天3份工作

5年攒到第一个10万元

年,我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维修工人,跟现在的年轻人差不多,朝九晚五。

我每天白天到别人家家里做售后设备维修工作,赚得不多,勉强维持生活而已。

一般要我上门服务的客户,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一来二去,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了“安利”,慢慢的它成为了我的第二份工作。

到客户家里维修设备,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几个小时,我每到一位客户家里把设备维修好之后,顺便跟客户讲“安利”产品。

90年代“安利”产品在国内还是很火的,我的客户大多数都在使用。

因为我可以送货上门,对于客户来说只不过换了一个送货的业务员而已,所以大多数客户都会购买我的“安利”产品。

对我来讲,当我进入客户家里维修设备的同时又把“安利”产品销售出去,一分钟都没有浪费我的时间,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到了每天晚上我还有第三份工作。

那就是KTV音响师。

KTV音响师的工作经过是这样的,我女儿小时候去少年宫学钢琴,我在教室门外等的时候和其他学钢琴小朋友的家长交流了解到KTV老板的招聘信息,我就自己前往KTV去应聘,然后很幸运KTV老板就录用我了。

同时做三份工作,每天下半夜只能睡5个小时,很辛苦,但为了多赚钱,咬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买第一套房子时

我遭到了家里所有人反对

做三份工作,攒下来了一定的本金。

当时没有理财这个概念,差不多就是找门路让“钱生钱”。

我把大部分的钱用来买了国债,当时国债利息比较高,年利率为百分之十二点五,但要到期才能取出来。

当我决定要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全家所有人都过来反对我。

当时年还是单位福利分房子的时代,房价元一平米,想要自己买房的人非常非常少。

大部分人喜欢把钱拿来炒股票,但是我认为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炒股的风险太大了。

我没有炒股,我就买了房子,我认为房子将来可以升值。

家里人为什么要反对我呢?因为我在浦西本来就有房子,家里人觉得我已经有房子了就没必要买房了,但是我认为人民币存在银行里的利息是比不过买房子房价上涨空间的,所以这个买房子是我自己做的决定。

买房还有个小插曲,当时我准备买房的时候,钱还大半投在国债里面没到期,没有足够的钱我就去问家里亲戚借钱,但是因为反对我买房,没有人借给我。

在我要买房走投无路借不到钱的时候,只能去和房产中介老板商量,能否分期支付人民币买房,想不到房产中介老板商量一口同意了分期付款。

又过了几个月银行国债全部到期,买房子的钱全部付清,房子总算买好了。

15万变万

我买房买对了!

年我买进第一套房子,二房一厅多层楼梯房62平方米,总价是15万人民币。

年我把第一套房子卖掉了,总价是万。

同年年,我又买进第二套房子,二房二厅高层电梯房82平方米总价是万人民币。

前后24年时间,15万的房子摇身一变万,当时以为买房子可以升值,意想不到后来房价涨了这么高,说明我当时买房子的决定是正确的!

生命不止,投资不停!

选对平台,做好长期投资、终生理财的准备!

大钱有话说

倪老90年代就已经深谙理财门道:

1.“开源养鹅法”:同时做3份工作主动赚取收入,增加本金,然后把这笔钱作为投资房产的本金,从而赚取万的被动收入

2.“一份时间售卖多次”:倪老的第一份工作和第二份工作是同时进行,等于说把一份时间售卖了两次,单价提高了,放到现在那就是开源达人

3.“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倪老买房前,先是存银行,然后购买了国债,最后投资了房产,做到了资产切分开来,防范风险;其中因为不懂股票坚决不碰,符合不跟风,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4.“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存银行、买国债、拒绝炒股决心买房子、倪老的财商不是一天习得的,不断摸索学习,最终抓住了致富机会

有奖话题

各位嘉友

#倪老的故事,

读完让你有何启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1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